廉政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张忠署名文章 以强化黑土地保护监督的生动实践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功能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6-14  浏览次数:

吉林:保护黑土地 守好大粮仓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吉林,每次都对保护耕地、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做到“两个维护”、服务保障“国之大者”的重要实践,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主动作为,精准有力监督,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提供坚强保障。

以强化黑土地保护监督的生动实践

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功能

张忠

  黑土地是全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也是极易流失退化、恢复周期漫长的稀缺资源。吉林省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65.8%,覆盖26个产粮大县,贡献全省80%粮食产量,调出量占全省70%以上,是吉林“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底气和命脉。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明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国之大者”,立足职能定位,迅速谋划部署,以创造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四平市为基点,在全省开展了“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和政治功能的充分体现,抓紧抓实、持续加力。

吉林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到四平市梨树县开展黑土地保护监督调研。佟寒冰/摄

  围绕黑土地保护科学高效,坚持学深悟透做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按照省委统一安排,我们会同地方党委政府、相关业务部门、专业机构认真研究分析黑土地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明确从三个方面强化监督。一是牵住“监督主线”。经过十多年探索的“梨树模式”(即用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形成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系统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并且明确要求总结经验,向更大面积推广。我们把推广这一模式作为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的重中之重,督促各适宜地区加快推广实施,提高耕作面积。2021年,全省以“梨树模式”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2875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023万亩,到2025年有望覆盖全省70%的适宜地区。二是抓牢“关键环节”。牢牢把握“梨树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盯住推广“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有机质”“间种轮作、让土地休养生息”“规模化经营管理、因地制宜组织合作社”“机械化作业、节约人力成本”等四个方面,强化对规划审批、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纠正弄虚作假、敷衍应对、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推广有力、质量过关。三是做好“结合文章”。根据黑土地保护监督工作特点,将其与“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和“合村并居”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统筹谋划,同监督推动共同富裕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治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工作联动部署,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强化监督成果共享,切实增强监督效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政治监督,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既要突出方向性,也要强化专业性、实效性和系统性,以各项举措的科学高效来保证和体现政治性,实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高度统一。

  围绕黑土地保护标本兼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全面提升一体推进“三不”的综合治理效能

  资料显示,一些黑土层以年均1厘米的速度消失,黑土耕作层有机质以年均0.1%的速度减少。流失退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靠地吃地”、失职失责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就是要向这些问题开刀,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治理。抓惩治,就是要体现“三个严”。即严打野蛮破坏,督促监管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挖土毁田、私搭乱建、乱占乱埋等问题,严查其中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利益输送等违法乱纪行为;严查贪污腐败,紧盯政策落实、资金分配、项目建设、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严查行贿受贿、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套取私分等违法犯罪问题;严防不严不实,重点解决执行黑土地保护政策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弄虚作假、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2020年7月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黑土地保护领域专项监督16个,处置黑土地保护领域问题线索410件,立案23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2人,通报曝光6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抓治理,就是要做到“两促”,即监督促治、以案促改。推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分析黑土地保护领域的典型案件,着眼防风险除隐患、重评估促执行、树导向强激励,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制度机制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9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70项,追缴资金(挽回损失)1482万元。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政治监督,就是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的属性定位和履职初衷,综合发挥监督办案的“止损”“引领”和“激励”功能,一体推进“三不”,把“两个作用”充分体现到“执行”上、落实到“发展”上。

  围绕黑土地保护常态长效,坚持明责守责尽责,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监督体系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需要各级各地各方面同向同行、协调联动、一体发力。开展黑土地保护监督,必须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积极构建“四项监督”贯通协同的监督体系,推动形成党委统揽全局、政府组织推进、部门合力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黑土地保护常态化长效化。一是从同级监督入手,协助省委牵头抓总。坚持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相统一,对照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施工图”,把深化黑土地保护监督纳入同级监督重点任务清单,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省委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四平市等地,召开黑土地保护监督调研专题座谈会,深入了解情况、有效传导压力、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协助省委压实“五级书记”抓黑土地保护的主体责任。二是在派驻监督发力,督促部门履职尽责。坚持把深化黑土地保护监督作为加强派驻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运用监督检查室与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对驻农业、水利、林草、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纪检监察组及时传达工作要求,强化工作调度,督促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完善工作会商、联合监督、问题整改等工作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切实担负起黑土地保护行业监管责任。三是向基层监督延伸,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黑土地保护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防止出现黑土地保护“上热中温下冷”问题,坚持把黑土地保护与开展加强基层监督试点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推动构建黑土地保护“1+9”监督格局。突出强化县(区)纪委监委对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指导,综合采用集体约谈、发放监督提示函、开展跟踪督导等方式层层压实乡村屯责任。两年来,吉林省立法修订《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制定《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田长制”,全省黑土地保护政策体系和责任体系得到全面健全和完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政治监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综合平台,必须层层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实现监督体系与责任体系耦合嵌入、有机对接,全面提升监督治理效能。